复旦创新与数字经济前沿讲座第13期回顾 | 基因禀赋与终身收入:理解其影响机制-复旦-图卢兹创新与数字经济研究院

研究院动态

我们向每个人分享关于创新和数字经济研究的洞见

研究院动态

复旦创新与数字经济前沿讲座第13期回顾 | 基因禀赋与终身收入:理解其影响机制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6-06

2025年5月30日下午,复旦创新与数字经济前沿讲座第13期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510会议室召开。剑桥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章维龙老师应邀分享其最新研究“Genetic Endowments and Lifetime Earnings: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s”。 讲座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刘学悦主持,吸引了众多教师与学生的积极参与。

章老师首先介绍了经济学中对基因影响的研究成果。现有研究表明,个体的基因差异会对其技能培养、教育投资与程度产生影响。但是,基因究竟如何通过上述渠道影响个体的终身收入,则并未得到系统研究。为此,章老师针对该问题开展了深入的研究。

章老师将基因影响个体终身收入的渠道分解为两个部分:其一是基因影响个体在童年时期的技能培养过程,其二则是基因对个体及其父母选择的影响,包括父母的陪伴时间、教育投资选择、个体的工作选择等。章老师向在场听众详细地介绍了研究如何通过数据收集与实证检验量化了上述渠道对于终身收入水平的重要程度。

研究结果表明,当与个人教育水平相关的基因能力提升一个标准差时,个人的终身收入将提高18.9%,其中8.72%是因为个体培养了更高的技能水平,10.12%则是源于父母做出的更多陪伴及个人更好的职业选择。章老师的研究进一步表明,父母投入更多的陪伴时间能够显著弥补基因禀赋不足带来的收入劣势,而具有基因禀赋优势的个体则可以通过选择更高水平的教育进一步提升终身收入。这一结论强调了在儿童时期父母增加陪伴时间与投资的重要性。

在全长约两小时的讲座中,章老师与在场老师和同学们围绕研究方法的泛用性、基因对收入的影响比例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学术氛围浓厚。

最近的研究成果

Copyright © 2023 复旦大学-图卢兹创新与数字经济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