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 5 月 15 日下午,复旦创新与数字经济前沿讲座第11期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714 会议室举办。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陈栗老师应邀分享其最新研究“Mitigating scalping in rent-controlled housing through waiting list design”。讲座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刘学悦主持,吸引了众多校内外教师及学生积极参与,陈老师与各位参与者展开深入交流。

陈老师以瑞典的公租房制度和租房价格控制引入,详细向听众介绍了瑞典公租房制度的现状,并指出在现有“先到先得”排队机制(FCFS)下,存在显著的住房资源错配问题:对于住房需求更为迫切的高等待成本群体,其获得优质住房的概率反而低于低等待成本群体。
陈老师在排队模型中设定两类参与者:一类等待成本较高,另一类等待成本较低。FCFS机制指的是:当参与者排到某套住房时,若选择拒绝该房源并继续等待,可保留排队位次。该机制使得低等待成本群体在遇到条件较差的公租房时,更倾向于策略性拒绝,从而通过长期排队等待优质房源;而高等待成本群体则因难以承受长时间等待,被迫接受条件较差的住房。由此,该机制导致了资源错配与较高的平均排队等待时间,造成社会福利损失。
针对现有机制的局限性,陈老师进一步探讨能否通过设计新型排队机制来改善租房资源错配问题。陈老师提出了“过载限制机制”(OR(K))。该机制与FCFS不同的是:每套公租房被参与者拒绝的次数存在上限。当某套住房被 K 个参与者拒绝后,第 K+1个参与者若选择不接受该住房,则将不再保留其当前排队位次,而需重新从队伍末尾开始排起。这一机制通过限制低等待成本参与者的策略性拒绝行为,有效提升了公租房分配效率。研究推导了两类排队机制下不同类型参与者的决策逻辑,并通过图像直观地向在场听众展示了各类排队机制下的社会福利差异。

陈老师的研究聚焦市场设计领域前沿议题,引发在场师生浓厚兴趣。互动环节中,听众围绕研究动机、福利效应比较等问题与陈老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