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动态

我们向每个人分享关于创新和数字经济研究的洞见

研究院动态

RIDE 系列讲座: 基于社会计算的几个环境经济学研究案例:从比特币挖矿和中国碳排放谈起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4-22

2024年4月22日,RIDE 系列讲座 “基于社会计算的几个环境经济学研究案例:从比特币挖矿和中国碳排放谈起”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805会议室召开。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的汪寿阳教授应邀做了学术报告。

演讲开始前,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创新与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寇宗来教授致欢迎词,向汪寿阳教授介绍了复旦经济论坛的悠久历史并颁发了复旦经济论坛嘉宾证书。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陈诗一教授,刘庆富教授,樊海潮教授,宋弘教授,杜在超教授,李志青副教授,王晓虎副教授出席了论坛。论坛由寇宗来教授主持,经济学院青年教师及学生参加了本次论坛。此次论坛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复旦大学创新与数字经济研究院共同承办。

汪寿阳教授的演讲主题涵盖了六个研究案例,其中四个案例聚焦于中国的碳排放,两个案例则聚焦于国际碳排放。

聚焦中国的第一个案例题目为比特币挖矿与中国碳排放和经济安全。该研究案例利用基于模拟的比特币区块链碳排放模型发现,在没有任何政策干预的情况下,预测中国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第二个中国案例题目为1.5度温升限制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到底多大?汪教授引入多个中国化的或包括中国独立区域的综合评估模型,构建多模型比较框架,考察可再生能源技术等大力发展。第三个案例为2060年中国碳中和的技术路线图真的可行吗?该研究对中国在《巴黎协定》下的低碳能源转型路径进行了全面评估。最后一个中国案例题目为中国十大菜系与CO2排放,该研究十分有趣地估计了中国十个不同的菜系的碳排放水平。

聚焦于国际碳排放的第一个案例题目为区域贸易协定增加区域碳排放吗?该案例从区域贸易协定的角度研究了RCEP的潜在经济影响和环境影响。第二个国际碳排放案例则主要关注公海,题为海洋运输与公海碳排放。汪教授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地理的排放估计模型(GEEM)来估计公海区域的国际航运排放问题。

最后,基于这些案例,汪教授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关于碳排放政策与未来碳排放研究的启示。汪教授的研究在Nature、Science等多个顶级期刊及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部分研究成果获得Scott Award奖等国内外重要奖项,提供的相关建议获得政府有关决策部门高度重视。

在讨论时间,参加讲座的老师和同学纷纷提出问题,分别就选题思路、演讲技巧、研究方法等问题,与汪寿阳教授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次讲座在老师与同学们的热烈讨论中圆满结束!

最近的研究成果

Copyright © 2023 复旦大学-图卢兹创新与数字经济研究院